最近有点时间,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本来只是想去熊本看看高达的,别府只是顺路去一下,没想到这个小地方还是挺惊艳到。
别府有着很多温泉资源,拥有近3,000个温泉源头,温泉涌出量位居日本第一,在全球也仅次于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温泉水多到什么程度呢,别府站旁边就有个池子可以用温泉水洗手,没错,就是下面这个雕像的右边,顺带一提,这个雕像的衣服会经常换,各位如果也来别府,看看他会穿什么。

走在路上你甚至可以在街上的下水道里面看到有冒着白雾,也就是说这些下水道的水都是温泉水哦。

泡温泉&跑步
在别府有很多温泉,大都集中在铁轮温泉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这个温泉,葫芦温泉,是一家百年的老店。

这个温泉固然是很好的,但是我不只是想讲这个温泉体验怎样。在泡温泉的时候,我就想泡温泉的时候就和跑步好像:
- 不能玩手机;
- 身体在承受一定的痛苦;
不能玩手机代表你必须要聚焦于自我的思绪当中,不受外界的信息干扰,表示你有更多的精力让你的思想放空,可以想到不一样的事情。很多时候,我都是在跑步的时候,放下手机的时候突然想起要做某件事情,然后去做,这篇文章也是一样,在泡温泉的时候,想起可以去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身体在承受一定的痛苦意味着身体会时不时提醒你有多久没关注过当下的生活了,你在吃什么,身边在发生什么事,经过了什么样的景色,遇到了什么样的人,似乎我们都错过了好多。但是泡温泉和跑步的时候,身体的痛苦会把你的思绪拉回来,让你记住当下的生活。
比如今天我泡温泉就记住了在一个池子里面有个老人长的挺帅的,可能有六七十岁了,戴着眼镜,有点像电影里面的老人,相信他穿着打扮一下,肯定气质不凡。
在露天温泉里有几个年轻人在我左前方一直在讲话,让我想起,要是国内也能这么方便的可以泡温泉就好了,一般我们都喜欢边吃饭边聊天,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场景换一下,边泡温泉,大家赤诚相见,边泡温泉边聊天,其实也是不错的。
泡温泉和跑步有一点是不一样的,跑步都是越快越好,大家都在追求速度,但是温泉不一样,强制大家慢下来。在日本泡温泉的时候,会有告示牌告诉你,别这么急着进去泡,先慢慢洗一下身子。洗完身子之后,要缓步走到池子里,因为都是水,急的话就容易摔倒。进到池子的时候,也是要慢慢进去,因为水温很烫,身体一下钻进去肯定会把你烫出来。
我在国内生活很多年,几乎所有人都在说快一点,快一点。要快点学,赶紧考个好大学;要快点工作,好赚多点钱养家;要快点结婚生子,好繁衍子嗣;要快点工作完,好完成当下的kpi。那么什么时候慢下来呢?是必须要这么快吗?
说会到葫芦温泉,这里的水煮蛋,应该是我在日本看过最便宜的水煮蛋,只要80日元。

在别府这里还有一个温泉,别府鉄輪蒸し湯,也是一家百年的老店,体验也还不错。

这个温泉的特点仪式感很重,首先会让你进去先用温泉水淋一下,对,就是单纯的淋一下,然后穿上浴衣之后进入到蒸汽房里面,躺在草堆上,用药草蒸10分钟,到8分钟的时候门外会有人问一下你是否要提前出去,出来之后是感觉确实不同,很舒服。蒸完之后把浴衣换下之后就清洗一下身子开始泡温泉了。
汗蒸这个东西,其实很多温泉店都会有,但是这家温泉会强制顾客一定要去汗蒸一下,确实不太一样。
日本其实是一个很重仪式感的地方,它深刻地根植于日本文化的各个层面。比如泡温泉的时候,进玄关的时候会让顾客脱鞋,让顾客穿他们的浴衣,礼物本身可能不贵重,但包装一定要精美,店里面的店员一定会对顾客鞠躬问好等等。
其实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仪式感的人,比如我一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不会特意的去买各种节日食品,月饼,汤圆之类的,过生日也不喜欢搞什么生日聚会,不会买蛋糕,也不会去买礼物。
但是我的观念最近在慢慢的改变,我觉得仪式感可能没什么不好。生活本质上是充满不确定性和混乱的。仪式感通过固定的程序和可预测的步骤,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可控”的心理空间,其实是一种对抗不确定性的方式。并且仪式感可以将平凡的日常行为转变为特殊且有意义的时刻,其实也蛮有意思。
比如同样是吃饭,用你最喜欢的餐具、摆放整齐、关掉电视专注地吃,这顿饭的体验和价值感就远高于边看手机边草草了事。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自动驾驶”模式,脑子里想着过去或未来,想着各种事情。而仪式迫使你将注意力拉回到“此时此刻”的身体和感官上,这也是仪式的意义。
喜欢在干净的路上逛街
在日本比起大城市,其实我更喜欢乡下,因为没什么人,并且很干净。有时候看着这种没人的干净街道,就想一直逛下去,即使没什么好看的,也可以安安静静地走一天。

11月了草还挺绿。

我还是很喜欢海边散步的。

晚霞

写于 2025年11月2日晚,别府三日游明早就要走咯。